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400-8816-822

服务时间:8:30-17:30

交流群组
公众号
小程序
手机端
证书查验
搜 索
医学微生物学

医学微生物学 (无需考试)

医卫¥80.0学时20.0学时

培训方式 : 在线 授课老师 : 冠成师资团队

课程介绍 :  详情>
在编写《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医学微生物学(第6版)》之际,恰值SARS冠状病毒引起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流行高峰之时,《医学微生物学(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的编委们都义不容辞地冲向了第一线,尽到了医学微生物学工作者的职责。江丽芳、刘晶星教授领导的病原学攻关组都分离到sARS冠状病毒,为解决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因学做出了贡献。江丽芳教授还荣获广州省抗非典型性肺炎的一等功臣。本教材中SARS冠状病毒形态插图,就是她工作的结晶。根据青岛会议精神,以及兄弟院校使用《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医学微生物学(第6版)》规划教材第五版后的意见和我们的实践体会,又受SARS病因探索过程的启发,使我们认识到使学生了解病毒、细菌和真菌三大类微生物的基本特点和区别,是学生参加临床工作的重要基本理论知识,必须打好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把医学微生物学总论知识分为生物学性状、感染免疫、遗传变异、病原学诊断和防治数章。在比较中掌握这三大类微生物在以上诸方面的区别。在各论中我们将生物学体系与临床传播途径并举,既避免“按属为章”,又避免脱离生物学体系,比较符合教学需要和学生学习。     在编写中,我们对该版教材的内容、编排等方面进行了逐章逐节的讨论和修订。在教材内容上作了进一步的精选,删减与培养目标关联不大的微生物学专科性资料,补充近年来发展较成熟的新成就,尤其是充实了与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有关的发病和免疫机制,指导诊断和防治疾病的有关内容。在章节编排上也作了调整。鉴于SARS冠状病毒的重要性和我们将其独立成节,置于流感病毒节之后,使之处于应有的位置。近年来对朊粒的本质及其危害性认识较深,但其生物学地位尚未确定,故将此独立成章暂置于病毒章末。
学习时间:2014-05-07—2025-12-31
logo课程章节
课程名称 学时 播放
线

第1节
绪论

1.0 试听
线

第2节
细菌的基本性状

1.0
线

第3节
感染

1.0
线

第4节
抗感染免疫

1.0
线

第5节
遗传与变异

1.0
线

第6节
生态学与院内感染

1.0
线

第7节
消毒与灭菌

1.0
线

第8节
病原生物学诊断与特异性防治

1.0
线

第9节
球菌

1.0
线

第10节
肠道杆菌

1.0
线

第11节
弧菌

1.0
线

第12节
厌氧菌

1.0
线

第13节
棒状杆菌属

1.0
线

第14节
分支杆菌属

1.0
线

第15节
动物源性细菌

1.0
线

第16节
其他细菌

1.0
线

第17节
呼吸道病毒

1.0
线

第18节
GC2014160318

1.0
线

第19节
肝炎病毒

1.0
线

第20节
出血热病毒

1.0
×
课程详情:

在编写《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医学微生物学(第6版)》之际,恰值SARS冠状病毒引起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流行高峰之时,《医学微生物学(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的编委们都义不容辞地冲向了第一线,尽到了医学微生物学工作者的职责。江丽芳、刘晶星教授领导的病原学攻关组都分离到sARS冠状病毒,为解决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因学做出了贡献。江丽芳教授还荣获广州省抗非典型性肺炎的一等功臣。本教材中SARS冠状病毒形态插图,就是她工作的结晶。根据青岛会议精神,以及兄弟院校使用《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医学微生物学(第6版)》规划教材第五版后的意见和我们的实践体会,又受SARS病因探索过程的启发,使我们认识到使学生了解病毒、细菌和真菌三大类微生物的基本特点和区别,是学生参加临床工作的重要基本理论知识,必须打好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把医学微生物学总论知识分为生物学性状、感染免疫、遗传变异、病原学诊断和防治数章。在比较中掌握这三大类微生物在以上诸方面的区别。在各论中我们将生物学体系与临床传播途径并举,既避免“按属为章”,又避免脱离生物学体系,比较符合教学需要和学生学习。     在编写中,我们对该版教材的内容、编排等方面进行了逐章逐节的讨论和修订。在教材内容上作了进一步的精选,删减与培养目标关联不大的微生物学专科性资料,补充近年来发展较成熟的新成就,尤其是充实了与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有关的发病和免疫机制,指导诊断和防治疾病的有关内容。在章节编排上也作了调整。鉴于SARS冠状病毒的重要性和我们将其独立成节,置于流感病毒节之后,使之处于应有的位置。近年来对朊粒的本质及其危害性认识较深,但其生物学地位尚未确定,故将此独立成章暂置于病毒章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