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400-8816-822

服务时间:8:30-17:30

交流群组
公众号
小程序
手机端
证书查验
搜 索
新农村建设问题与思考

新农村建设问题与思考 (无需考试)

农林牧渔¥40.0学时10.0学时

培训方式 : 在线 授课老师 : 冠成师资团队

课程介绍 :  详情>
        2005年中共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这20个字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经过几年实践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本视频朱启臻老师带我们总结和反思这些出现的问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好的经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基本特点是在统筹城乡发展中推进,以提高农业生产力为重点全面推进,从整体上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只有正确处理这些问题,才能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本集视频朱启臻老师先带我们了解农民权益保障缺失的问题。
        “新农村”应该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小康社会"新农村"的范畴。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息息相关。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就要了解农村的意义,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就是农村,以农业产业(自然经济和第一产业)为主,包括各种农场(包括畜牧和水产养殖场)、林场(林业生产区)、园艺和蔬菜生产等。
        农村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它的核心内容就是乡村文化,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乡村文化建设得如何,事关农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事关乡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事关和谐社会在农村的构建。中国乡村文化在新世纪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乡村文化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也使乡村文化建设成为全面小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村容整洁,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新房舍”就是农村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体现节约土地、材料和能源的特征。
        新农村建设首先必须发展经济。经济的发展,恰恰需要打破农业产业的界限,把农业产业与第三产业结合起来,以农林牧副渔业资源、乡村田园资源、乡村风景资源、乡村民俗文化资源、乡村历史文化资源等等为依托,开发旅游休闲产业。农村经济发展,需要进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形成高附加值的经济产业。本集视频朱启臻所长将带我们了解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了解农业文化的重要性。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农业文化的价值,很多城市人都到农村去包地体验农业生产劳动的乐趣,自己生产农产品,不仅可以为自己提供放心的农产品而且还很有成就感,农业的价值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特别是人们越来越重视农业的教育价值,农业劳动成果的取得不仅与你的付出有关系,它还有许多不可抗力的因素存在,本集朱启臻老师将带我们了解农业的文化价值和乡村传统文化。
        “新农民”,有了新的设施和环境远远不够,关键要有具备现代化素质的新农民,即“四有农民”,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在农村教育、农民培训和文化道德建设上,我国农村要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具有“新风尚”就是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本集朱启臻所长将用鲜活的例子带我们进一步的了解新农村建设。
学习时间:2019-01-01—2025-12-31
logo课程章节
课程名称 学时 播放
线

第1节
新农村建设问题与思考(一)

1.0 试听
线

第2节
新农村建设问题与思考(二)

1.0
线

第3节
新农村建设问题与思考(三)

1.0
线

第4节
新农村建设问题与思考(四)

1.0
线

第5节
新农村建设问题与思考(五)

2.0
线

第6节
新农村建设问题与思考(六)

1.0
线

第7节
新农村建设问题与思考(七)

1.0
线

第8节
新农村建设问题与思考(八)

1.0
线

第9节
新农村建设问题与思考(九)

1.0
×
课程详情:

        2005年中共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这20个字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经过几年实践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本视频朱启臻老师带我们总结和反思这些出现的问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好的经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基本特点是在统筹城乡发展中推进,以提高农业生产力为重点全面推进,从整体上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只有正确处理这些问题,才能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本集视频朱启臻老师先带我们了解农民权益保障缺失的问题。
        “新农村”应该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小康社会"新农村"的范畴。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息息相关。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就要了解农村的意义,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就是农村,以农业产业(自然经济和第一产业)为主,包括各种农场(包括畜牧和水产养殖场)、林场(林业生产区)、园艺和蔬菜生产等。
        农村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它的核心内容就是乡村文化,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乡村文化建设得如何,事关农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事关乡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事关和谐社会在农村的构建。中国乡村文化在新世纪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乡村文化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也使乡村文化建设成为全面小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村容整洁,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新房舍”就是农村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体现节约土地、材料和能源的特征。
        新农村建设首先必须发展经济。经济的发展,恰恰需要打破农业产业的界限,把农业产业与第三产业结合起来,以农林牧副渔业资源、乡村田园资源、乡村风景资源、乡村民俗文化资源、乡村历史文化资源等等为依托,开发旅游休闲产业。农村经济发展,需要进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形成高附加值的经济产业。本集视频朱启臻所长将带我们了解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了解农业文化的重要性。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农业文化的价值,很多城市人都到农村去包地体验农业生产劳动的乐趣,自己生产农产品,不仅可以为自己提供放心的农产品而且还很有成就感,农业的价值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特别是人们越来越重视农业的教育价值,农业劳动成果的取得不仅与你的付出有关系,它还有许多不可抗力的因素存在,本集朱启臻老师将带我们了解农业的文化价值和乡村传统文化。
        “新农民”,有了新的设施和环境远远不够,关键要有具备现代化素质的新农民,即“四有农民”,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在农村教育、农民培训和文化道德建设上,我国农村要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具有“新风尚”就是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本集朱启臻所长将用鲜活的例子带我们进一步的了解新农村建设。